建立新型商貿業態。推動城市資源與商貿產業的迅速對接,著力打造區域性商貿中心。建起了全省單體面積最大、功能最全的商業綜合體——香港名城,贛、浙、閩、皖四省交界區域最大的汽配城——天成國際汽配中心,以及月亮灣汽車城、國際家居城等一批商業航母,迅速提升了商貿服務業品牌和品位。同時,大力推進 “西城商業中心、西城商業副中心及社區商業中心”的網絡體系框架建設,重點打造了有特色的“四區四街”,著力構建更趨完善的城市市場體系。此外,該縣還運用市場化運作方式,在城南新區引進了海納鋼材市場、上饒國際商業城等建設項目,進一步完善專業市場建設,實現了產業集聚。
建設區域物流中心。緊緊圍繞有色金屬深加工、新能源新材料、機械電子、紡織服裝、建材五大產業集群,全力推進上饒現代綜合物流中心等一批與之相配套的物流項目。同時,加快花卉苗木市場、建材、廢舊金屬交易市場等一批專業市場建設步伐,全力打造四省交界區域行業交易中心、集散中心、信息中心。今年1—4月,物流經濟實現稅收5273萬元,同比增長221%。新華龍物流園、大順物流等車業物流企業穩步發展,其中新華龍物流公司被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評為“4A級物流企業”,成為全省第五家、全市第一家4A級物流企業。目前全縣共有物流(貨運)企業48家,車輛總噸位6.9萬噸。
增強市場輻射能力。該縣率先發展6個鎮(鄉、街道)20平方公里近郊區,輻射帶動其它遠郊區發展。在全縣范圍內積極實施“萬村千鄉”市場工程,建設和改造“農家店”230家;加強鎮(鄉)農貿市場建設,鎮(鄉)農貿市場由2012年的10個增加到去年的16個,其中旭日農貿市場為全市最標準的農貿市場之一。與此同時,該縣積極組織企業參加上饒特產北京展、深圳展、南昌展等系列會展活動,企業在會展活動中現場銷售產品近5000萬元、簽訂銷售合同近億元,產品省外知名度、美譽度不斷提高。今年一季度,該縣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6.89億元,商業網點達到2萬余個,吸納就業近6萬人。